晨雾中青草凝『露』,又是一年春到时。福康安待在京中近一载,赵兴也落得守在竹香身侧许久。
虽福康安仍不同意二人成亲之事,但嫣凝亦是不想竹香白白的耗着年岁,私自做主成全了二人。赵兴这些年存的俸禄足够在外城买处小庭院,也足够竹香一辈子衣食无忧。
院子不大,是一处小四合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庭院中栽着一些翠绿的树木。赵兴亲自布置的新房,不奢华、却到处挂着红幔,有成亲的样子。嫣凝做二人的主婚人,二人成亲的空档亦是趁福康安陪皇上出游时,嫣凝寻了个理由留下了赵兴。福康安心知最近一些日子赵兴在忙些什么,对嫣凝的暗地相帮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宾客中只有嫣凝、筠婠、德漩及平日里与赵兴、竹香交好的下人,旁人因惧怕着福康安,来的极少,不过十人。院子里有些冷清,好在来的人皆是满心的祝福,菊香、兰香与竹香一起长大,用自己私下存了好几年的银子买了贺礼。东西不贵,竹香收到仍是热泪盈眶。
嫣凝端坐在正房厅堂中,二人拜完天地而后拜她时,她看着穿红长袍的赵兴沉『色』道:“竹香把她的一生都付与了你,你也知她这一辈子是有苦难言。你若是负心了她、苦了她,我定不饶你!”
红盖头遮着竹香泪痕肆意的面容,她心中对嫣凝的感激也是难以言语,只能连磕了三个响头。赵兴的手紧紧抓着竹香的手,他面容已不似昔年的稚嫩、傻气,跟随在福康安身侧多年,他也学会了沉稳。他双眸直向嫣凝,“夫人请放心!此生,赵兴若是伤了竹香的心,就是死了也得爬起来抽自己两耳光!”
见他面『色』沉稳,嫣凝以为他也成熟了不少,可说出来的话依旧惹笑了屋子的人,竹香也被赵兴的话逗得破涕为笑。
少了繁文缛节,二人的婚礼很简单。嫣凝想给二人独处的空间,便携了吵闹着看喜房的筠婠及德漩回府里去了。
嫣凝刚进建功斋正房,便看到丫鬟捧着福康安的铠甲出内室。丫鬟们为她掀开帷幔,福康安穿着深绛『色』长袍坐在暖榻上喝茶。她心中有些忐忑的走过去坐在他身侧,胡『乱』扯着闲话。“不是明日才能回来么?怎么今儿就回了?路上累么?”
福康安斜睨了连连发问的嫣凝一眼,心中有些好笑。他看向她,冷着脸『色』也发问道:“你不是让赵兴帮你寻木匠做梳妆台么,可寻着了?”
今早嫣凝情急之下胡『乱』扯了一个理由留下赵兴,忙了一日,早已忘记了晨起说的话。她应着,“找到了!”接过菊香奉得茶,猛灌着,灌得急了呛得咳嗽起来。
福康安从她手中夺过盖碗,面『色』温和的怪道,“既然有胆子做下,怎么就没有胆子承担!”嫣凝有些惊愕福康安如何知晓,不过转念一想赵兴是他的近侍,又是那般的喜形于『色』,怎么能瞒得过福康安。她痴问道,“你可是准了这门亲事?”
福康安把手中的盖碗随意的放到桌子上,低声回道:“若是我不认,又怎么会由得你们胡来!明日一早我就要离京去广东,你身边如今也不是缺了竹香不可,让她以侍妾的身份随赵兴而行罢!”
一年的相伴比起五年的分隔,实在是短的令嫣凝回想不起这一年与福康安是如何相处的。皇上圣旨下的急,匆匆收拾了行装,次日拂晓福康安一行人便离了京城。
一月、三月、半年、一年,嫣凝收到的只是福康安被皇上调去各地的圣旨。她心中有些钦羡竹香,虽福康安至今未准赵兴给她名分,可纵使侍妾之名能够相伴也是别无他求了。
德麟到了入咸安宫官学的年纪,嫣凝想着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小心事便让人收拾了建功斋后方的志勤轩给他居住。
筠婠与德漩依旧是宫里、府里的来回住着,因十格格与筠婠的交好,容妃与敦妃也热络起来,但面上的笑意盈盈只是作于皇上看的。嫣凝虽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妃嫔之间争宠的棋子,可富察家的孩子纵使不牵扯宫闱争斗,也是要历经官场沉浮、府院争斗的。
如此一来,嫣凝倒想让德漩与筠婠多学一些明哲保身之策,似福康安般对一切都心知肚明,来日才不会任人摆布。
和珅女儿玥缦同为十格格伴读,但她身份却是不同于筠婠。十格格六岁时已被皇上赐婚于和珅儿子丰绅殷德,玥缦便成了十格格的姑姐。
宫里趋炎附势之人占多数,容妃恐筠婠受了宫人的懈怠,便把皇上赐予的明珠借皇上之口转赐给了筠婠。珠分九品,那明珠本是南方进贡的径寸大品之珠,拢共进贡了两颗,一颗被赏赐给了容妃,一颗赏于了敦妃。
筠婠八岁生辰正逢上福康安剿灭甘肃邪教叛『乱』的捷报传来,皇上喜赞筠婠乃是福星,在皇宫中为她摆下筵席庆贺生辰。皇上原想封筠婠为格格,但怕人起疑福康安的身份,于是赏赐了绫罗绸缎百匹,金银玉翠十盒。容妃、敦妃、循妃及和珅、十一贝勒、十五贝勒,还有福长安及皇上身侧的近臣皆被请来了赴宴。一时间,御花园好不热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自敦妃打死宫女后,虽皇上不久便复了她的妃位,可每每宫宴皆是容妃坐于皇后之位下位,接着才是敦妃。容妃虽未封贵妃,但副后之势已掩过敦妃。一身鹅黄衣裤的筠婠坐于容妃膝上看着歌舞,时不时的与皇上身侧的十格格说上两句稚嫩话语,其纯真样态令大家心生爱意。
敦妃见筠婠挽着的两个发髻上,其中一个戴了明珠,她挥手令人回宫取了自己个的明珠。待一巡酒过后,她接过宫女手中的锦盒亲自打开,一颗径寸明珠平躺在放了明黄锦布的凹槽内。日光照下,折出一道刺眼光耀。
敦妃把筠婠从容妃身侧唤过来,看着鹅黄衣裤衬得白皙皮肤越发剔透的她笑道,“筠婠不过八岁孩童,容貌已有富察夫人样态。本宫瞧她戴了单个明珠衬不出这倾城容貌,便取了自个的与她凑双。也是皇上的一片恩宠了!”她说着,令宫人给筠婠的另一个发髻戴上了那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