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当年的条件算是很好,但是有一点,他想继续上学,他们家也想供一个大学生,可是家里条件不允许,芳芳她爸也就是刘老四想了一个招。
谁能供养他闺女上学,闺女就是谁家的媳妇,而且说了以后上了学不会踢了人家。
这话让很多人犯嘀咕,也有很多人有这个想法,二十二年前正好是千禧年的时候,有个大学生媳妇,还是很得脸的事情。
而且刘家在古城上生活这么多年,算是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了,谅他刘老四说了话,也不可能反悔。
最后挑挑拣拣,刘老四选了家境最好的马家,那时候马家在外面做生意,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整体情况都比很多人家强,而且也能拿出一大笔的彩礼钱。
当时就有人说了,马家人口简单,人性都好,刘老四给闺女选对象,还真是下了一番心思。
这芳芳她不愿意,考出去就是不想一辈子困在这小地方,怎么可能还愿意考完了之后再回来当人家媳妇呢?
刘老四就说闺女傻,“这是你爸,我答应下来的,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该考考,该上上,上完学了,别回来!”
芳芳当时就听懵了,“爸,你说什么的,你都答应下人家了,人家都把钱拿来了,还帮咱我们家还了债,我们翻脸不认人,这是不是不太好呀?”
刘老四瞥了一眼自己闺女,“你就是个傻子,人家最后要是骂,也是骂的我,跟你没什么关系,放心大胆的去上学吧。”
刘老四的多次洗脑之下,芳芳越来越安心,理得的上完了高中,准备了高考。
而马家人也不是真正的傻子,意思就是想让芳芳在高考之前,跟着他们家儿子先把证给领了。
若是刘家人反悔,那就算是这个钱,他们借的,若是真的,那他们也不吃亏。
可是刘老四跟芳芳的打算就是,芳芳不想回来,跟马海风结婚也不想还这个钱。
那怎么可能呢?
刘老四一直没有应下这话,还中间找了人,意思就是先让孩子把考试给考完,别影响考试的成绩,马家人也同意了。
芳芳当时分配的考场离这家里有点远,在县上里,马海风跟着刘老四,可谓也是鞍前马后,刘老四也是一个心里大胆的自己去喝酒,把闺女跟这小子抛在一边。
考完试之后,当时就有同学在说,这是芳芳的对象,人家考完试就结婚的那种,芳芳听了之后很是不乐意,年轻气盛,争论了一番,好巧不巧,就被马海风的死党给听到。
那人肯定是向着自家兄弟的,别他们家竹篮打水一场空,媳妇也没了,钱也搭进去了,还被人当成谈资。
马海风当时也年轻,回去的路上就跟芳芳争执了起来,芳芳本来还延续着他爹给的战略,不回答,不拒绝,不应承。
可是马海风非要芳芳说句话,“上学的这几年,我们家也算是掏了钱了,帮你们家还了债,不管怎么样,也有个说法吧,就算你不愿意,那成,让你爸给我们家打个欠条,这不也行了吗!”
马海风肚子里也是一火气,的确想娶一个好的媳妇,撑个场面,初中还没有上完,就跟着舅舅去打工,倒是挣了不少钱。就是心里不乐意被刘家人耍了这么一通。
嫁人不可能,还钱也不可能。
两个人就在回来的路上,僵持了。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句话放在马海风身上,那真的是非常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