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灾难
此话一出,众人精神皆为之一怔。
李靖不愧是名士。
对于局势的把握,可谓是一针见血。
程舒阳更是从心底,同意李靖的这个看法。
长期以来。
阿拉伯帝国,就将最东部的势力,盘踞在葱岭西部重镇恒罗斯。
试图趁乱越过葱岭,进入到陇右道,向南攻打高原国度贼人。
向北进入高昌拿下回鹘。
向东直取河西走廊,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程舒阳望了望在座的众人。
此时的李靖,也是似有所悟。
毕竟,负面影响,他也是有所考虑的。
程舒阳、李靖四目相对。
李靖道:“贼人自立国以来,就试图武力扩张,先是与大唐剑拔弩张,若不是皇帝怜悯其偏远小国,恐怕当年就会令侯君,集大军将其彻底碾压。”
“然而,贼人贼心不死,试图继续与大唐为敌,然而,南诏国拒绝了贼人,贼人随即恼羞成怒,派兵攻打南诏国。”
“不仅如此,贼人还曾干预过回鹘内外九部的纷争,这令诺曷钵可汗怀恨在心。
贼人四处树敌,早晚有一天,会因此而自食恶果。”
“李大人言之有理,现在的贼人可谓是外强中干,看似强大其实经受不起风吹草动,我们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暗中积蓄力量,静待机会的来临!”
“不错,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治安军,已经发展了一千多人。
加上外围,负责情报收集的人员,我们太守府已经发展到了数千人,一旦反攻,将会是摧枯拉朽之势!”
“……”
摧枯拉朽是有些夸张。
程舒阳心里明白,到目前为止,太守府暗中发展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
明面上,治安军一千人。
太守府亲兵二百余人。
处于暗处的卫队,三百人。
以商队为名,实则行刺探之事的国柱三人率领的人马,也已经多达三百人有余。
韩家玉暗中发展的暴动成员,也已经达到了上千人。
在可控的范围内。
太守府就已经达到了三千。
除此之外,李震、李彦佐、曷钵可汗,都是程舒阳坚实的盟友。
一旦反攻战争打响,那么这些外围的盟友,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助攻。
形成一呼百应之势。
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缺憾,就是没能形成稳固的民意基础。
城内除了少有的几个名门望族,和尚僧侣支持自己之外。
其他的普通民众,支持者寥寥无几。
大都还对程舒阳所代表的太守府存在误会。
而接下来,程舒阳要做的,就是在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
至少,不应该与民众处于敌对状态。
而这件事的转机,也将在新的一年慢慢到来。
贞观二十五年。
刚刚从漫长的冬季熬过来不久,就迎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干旱。
干旱致使大地上河流断绝,树木花草枯萎。
更严重的,当然是百姓的春种无法有效的进行。
三个月过后,大地上一滴雨水都没有。
水草不丰、牛羊不长。
望着昏黄的天空,数十万百姓只得仰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