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如情报中所说的那样,敌人特高课,梅机关和七十六号特工总部被重创,那么在沪城的敌人,尤其那些鼻子比狗还灵的特工短时间内根本就不把心思放在报社这种小事情上。
现在最担心的估计是那些汉奸和小鬼子高管,敌人损失了大批的情报人员,接下来估计要担心自己的小命还稳当不稳当。
老贾这边就这样拿着第一批报纸骑着自行车回到住的地方,在半路上的时候,正好肚子饿了,就准备吃一碗沪城人最喜欢吃的馄饨,
今天是个好日子,肯定要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才行。
在等待馄饨上来的时候,老贾拿起报纸仔细看了起来,他写的那篇文章很荣幸被选上,虽然不是头版头条,而且排在后面,但是也足以让他感到万分荣幸。
至于报社还请了其他人写稿,这也属于常规操作,毕竟时间这么短,事情还是如此重要。
如果只是写一些八卦新闻,他们几个老练的编辑那肯定是绰绰有余,可是这种大事情肯定要优中选优才行,这样才能达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在等待早餐的时候,他顺便看下报纸上别人写的文章,看到精彩处他不禁拍案叫绝。
“妙啊妙,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完全可以从这个方面切入,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的存在。”
不过他这番旁若无人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不过大家伙见到是一个文人打扮的,并且手里面还拿着一张报纸在看。
在这个年代,能读书看报的都属于知识分子,行为举止与普通老百姓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的包容会很高很多。
只见苏二哥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好奇地询问道:“这位,这位先生,请问您在看什么新闻?能不能跟我们这些大佬粗说说,也让我们涨涨,将来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也好有谈资啊。”
其他人听后,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全都围了上来,就连美味的食物也赶不上对知识的渴望,这也是华夏目前真实的底层写照。
按照双方的生活轨迹,他们这些码头的搬运工是很难接触到报社编辑这种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知识分子,而且报纸这种东西也不是生活必需品,通常都不是他们这种穷苦人家能考虑的。
除非自己家祖坟冒青烟,后代出了一个读书人,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老贾看到眼前的人都是码头搬运工的打扮,而且都在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觉得报纸已经大量被印刷出来,要不了几个小时就能让大量的老百姓知道,现在提前说说也无妨。
于是他开始给大家读了一下报纸上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报纸激昂的文字在老贾抑扬顿挫的朗读下,让众人听得那是如痴如醉。
就连老李头鱼夫妇也放下了手中的漏勺,支起耳朵仔细聆听起来。
当听到我方以微弱的代价干掉了几百头小鬼子以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纷纷鼓起掌,并且还大声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