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郡。
郑氏家族议事大厅。
郑氏家族族长站了起来,扫视一周。
“知道了吧,那杨广老儿动手了,还挺坚决的。”
“所以我们需要做点事情了。”
“族长,有什么办法你就说吧,我们照做就是。”有人是行动派,不想动脑子。
族长瞟了那人一眼,教训道:
“你能不能动动脑子,不要什么事都让别人去想办法。”
“如果这样的话,要你何用?”
那行动派嘴角抽了抽,却是不敢吱声了。
“我们与一些大族已经通过气了,都觉得一定要阻止这个新的科举制度。”
“不然,时间一长,以后我们这些大族就会慢慢没落了。”
“刚好现在杨广又在进行第二次东征,国内已经被他搞得鸡犬不宁了。”
此话一落,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或许我们现在可以协助一些人起事,甚至自己来个振臂一呼。”
众人扭头看向门口,一个白发苍苍的精神老头出现在那里。
“太公!”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嗯。”郑家太公微微点了点头,伸手示意大家都坐下。
“现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农民,对这杨广很是不满。我们这些大族也被他薅了几次羊毛,所以必须有所行动了。”
“话说我们郑家有没有可能领个头?”郑家太公看向他们的族长。
虽然他是太公,可以影响决策,但最后定夺的还是郑家族长。
“太公,我们不能主事,只能辅助。”
接着郑家族长解释道:“因为我们在军队里没有高官。没有大量军队的话,如果起事,那说话都不硬气。”
“那有看好的人了吗?”太公问道。
“有!”族长点了点头,“杨玄感,越国公杨素的长子。”
“嗯,也是名门之后了。靠得住吗?”
“这杨玄感不简单,能文能武。门人满天下,又有霸王之武力。因此还受到了杨广的嫉妒。”
“他居高位,会反?”
“到了这个位置了,什么都不愁了。自然对那个位置就产生了兴趣,何况现在还是乱世。”
族长来到太公面前,轻声地说道:
“我与这杨玄感的叔父杨慎是至交好友,当初杨广西巡张掖的时候,那杨玄感就想动手的。”
“只是,那个时候杨慎看到天下太平。”
“如果那个时候干掉杨广的话,既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还会被天下人讨伐,所以放弃掉了。”
“而现在杨玄感坐镇黎阳郡,负责此次东征的粮草押运。正是好时机啊。”
是呀。只要他在粮草押运上动点手脚,管控一下速度。
那么东征队伍就被他拿捏住了。
特别是打仗的紧要关头,给你断一个粮,那不就玩完了吗?
这粮草押运的职责实在是重要之极。
“族长,你们是觉得杨广气数已尽了吗?”一个有点仙风道骨的人问道。
“郑天刚,那你看出什么天象了吗?”族长看向那人,有些不以为然。
“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夜观天象,之前看到杨家有衰落的迹象了。但近一年来,他们的家族好像有触底反弹的迹象了。”
“所以,我们不能出这个头。所谓枪打出头鸟,搞不好,我们就被人家拿来祭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