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雍正帝篡位说流传极广。
相传康熙帝的诏书原为“传位十四阿哥”,雍正帝将“十”字添了一横,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个故事很富传奇性,但真实性几乎为零。
首先,于是简体字,清代用的是繁体“於”,这一横没法添。
其次,按清朝习惯,阿哥们的书面称谓一般称为“皇某某子”,如四阿哥胤禛为“皇四子”,十四阿哥允禵则应为“皇十四子”。如果真将“十”改为“于”,变成了病句。
相比起来,另外一种遗诏的改法虽然也是无稽之谈,反而更靠谱一些。据说雍正帝原名不叫胤禛,十四阿哥胤禵原名叫胤祯。繁体的“祯”字很容易改为“禛”字,于是雍正修改了诏书,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胤禛。
总而言之,改遗诏的说法非常不靠谱,承父命即位之说反而有一些证据,毕竟遗诏白纸黑字,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也自称是承父命即位。他说康熙帝驾崩之前曾先后召集诸位阿哥和隆科多于病榻前,传谕“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并着隆科多颁布遗诏。
然而,承父命之说同样疑点重重。
遗诏签署的时间为“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但直到十六日才宣读,而且只宣读了满文文本。这意味着直到十六日还没有汉文遗诏。
所以最逼近事实的是,这份遗诏也许就出自胤禛和隆科多之手。但不能据此断定胤禛篡位,因为康熙帝既已驾崩,遗诏本只能由顾命大臣撰写。
无论如何,雍正帝登基为帝了。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称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努力工作,他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改变了康熙末年的一些积弊,如一匹强壮的骏马拉动历史的车轮,使康雍乾盛世继续向前发展。
历史上的雍正帝是一位中西合璧、爱好时尚的帝王。
他是第一位穿洋装的中国皇帝,故宫至今保留着他头戴卷曲假发、身穿洋服的画像,而且和他父亲康熙帝一样爱好把玩钟表等西洋器物。雍正帝是近视眼,会戴着西洋眼镜批阅奏章。据不完全统计,宫廷造办处为他专门制作了三十五副眼镜,有水晶眼镜、茶晶眼镜、玻璃眼镜等等。
他还喜欢品尝西洋传教士送来的葡萄酒,据说他喝过的葡萄酒包括罗斯玛丽诺葡萄药酒、肉桂葡萄药酒和桃仁葡萄药酒。
雍正帝虽然喜爱西方的新奇物事,对西方思想、文化和科技却持抵制态度。
从元朝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商人、传教士来到中国,学习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他们将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历史带到西方,推动着欧洲从暗无天日的中世纪实现文艺复兴,大踏步迈向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时代。
而满清的老大帝国,却沉迷于历史的温床不思进取,再无当年大汉、大唐甚至明朝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
当满清在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时候,世界的历史长河百舸争流,不知不觉间,我们渐渐开始落后了。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跟着姓名学国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