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海桐市郊外基建一般,路修的歪歪扭扭,谷书琳的小捷达每每横冲直撞,好险没掉沟里去。
面包车开启加速,明显是要跟上谷书琳,说不定还想跟女主人来个面对面亲切会晤。
两侧是成片的玉米地,奇形怪状的枝桠在黑黢黢沉默的空气里竭力伸展着,发出嘶哑的叫喊。一条贯穿南北的水泥路,时不时从某个地方分出一条斜坡,再往下就是被三轮车压出车辙的土路。这些土路很窄,两侧的玉米还要挤挤挨挨往中间靠,恨不能遮天蔽日。
谷书琳斟酌了两秒,决定还是继续往前开--人往玉米地里一钻,那才是后面可能发生什么都不知道了。面包车主显然比谷书琳车技好很多,很快就要追上谷书琳的车子。水泥路也不宽,要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拐弯往来路逃逸,显然是个技术活。
谷书琳当然不能,但是她很平静。一是觉得车上的人不定敢把她怎么样,而是她现在资产不多,家里最值钱的估计就是她的小山羊,除此之外,她不觉得自己有被勒索的价值。
白色面包车身险险擦过,“刺啦”一声停在了谷书琳车前。
一个,两个,三个。
车上没有人再下来,谷书琳深呼吸,再深呼吸,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定了定神,连手机都没拿,从车上走了下去。
车座底下放了东西,价值八千八百八十八,淘宝卖家说就是一个一百斤以下的小姑娘都能单枪匹马对付一群小混混,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令谷书琳惊讶的是,面包车上的三个男人看起来丝毫不让人觉得凶神恶煞,那身黑皮一扒,换上工装往工地里一蹲,绝对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农民工兄弟榜样。
只是口气不怎么友善:“就是这个小娘?”
矮一截的汉子沉默的点了点头,眼里的恨意几乎要烧出来。
谷书琳拿着传说中的双截棍,表情无奈,以理服人:“大哥,我最近可连红灯都没闯过。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打头的汉子递过来一个轻蔑的眼神:“别的不说,我就问你海田广场为什么往北挪了好几里地,原本可不是这么说的。”
谷书琳想了半天才记起来,海田广场是他们正在开发的沿海项目投建的一个子项目,因为不符合整体规划往北挪了挪。这些人难不成有设计癖,非得让广场正正当当落在原本的地方?
“这不是我个人的主意。设计方案是外包给另一家合作企业,如果你们想知道为什么,我可以替你们问明白。”
其中一个男人上前一步,声色俱厉:“别跟她废话!你们那是不是有个姓莫的,老刁都说了,这一片怎么搞全都是那个小娘们插得手。你是她顶头上司,还要问她?”
莫小爱?
“你们有什么理由坚持原先的设计方案吗?这里面一定有误会。”
领头的人十分不耐烦:“这位老板,我们之前已经让人警示过你了,您日理万机,看来是没把我们这帮人当回事。只有一句话,您看能不能帮我们把这件事解决了?明天,施工计划调整,从中段开始。”
擅自改动原先的进度会给后续带来难以预料的干扰,但此刻谷书琳是十分不想要用自己一身骨肉对抗攻击性的武器:“可以。”
领头的人回头对一众兄弟笑了笑,他这么一笑显出一种不甚憨厚的气质来,甚至有点像个痞子,然后功成身退--他退回车里,但他一帮兄弟还站在原地,正挡在谷书琳面前。
“我相信我能对你们后续有所帮助,希望我们合作愉快。现在,我可以离开了吗?”
队伍末尾钻出来一个男孩,年纪应该不大,十六七岁的年纪,眼神凶狠:“还有一件事请大小姐帮忙。”
那“大小姐”三个字说的很重,仿佛要把这三个字生吞活剥下去:“你老爹当年欠的债,什么时候能还?”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九日,“天仁”更改项目预设方案。
谷书琳不顾项目部人员的再三阻拦,坚持声称即使变化投建项目路径,也不会给公司带来额外的损失,并且提前进行中段建设有利于潜在投资者对了解最终成果的雏形。在这种情况下,高压管理方式显现出不可避免的弊端来,许多员工因为不可忍受高层管理的专制和霸道,愤而出走,员工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公司上下原先那种还算同仇敌忾的的氛围在一天天增加的新面孔当中渐渐消失。
莫小爱望着谷书琳所在的办公室,略显忧愁。在外面踟蹰了好一会,才扒开办公室的门,询问谷书琳需不需要用一点午餐,
谷书琳趴在办公桌上,脸深深埋在臂弯当中,没有披外套,像是已经睡着了。
莫小爱又试探着叫了两声,全然没有接到回应。
她迈着一贯不紧不慢的步伐,靠近那张办公桌,像是检查学生作业的教师那样翻看起上面的文件来,虽然其中大多数莫小爱已经早早过问。
大约过了五分钟,谷书琳轻轻哼了一声,手指动了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莫小爱迅速放下手中的东西,没弄出一点多余的动静,站在桌面一角:“你醒了。”
谷书琳揉了揉手腕,半晌清醒过来:“几点了。”
“下午一点十三分。我帮您留了午餐,要现在用吗?”
谷书琳磨磨蹭蹭从座位上站起来,她起的很缓慢,半途中甚至意味不明的停顿了一下。
莫小爱在她身上打量了一圈:“是身体不舒服吗?”
谷书琳抬起头来,盯着莫小爱的眼珠,那好像只是几秒钟,莫小爱却觉得十分漫长,以至于她忍不住开口再次问道:“楼下有一家药店,需要我帮您买点安神的药吗?这些日子您太忙了……”
谷书琳打断她:“不用了。”
莫小爱暗暗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