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来是皇上的近侍,定知道十五贝勒将来不是池中物,才会投奔效忠于他。那他的身份又如何隐藏得的住,无非是作为献忠时的诚意了。
回到府上,福康安先去了牡丹堂请安。嫣凝因为湿了身上衣物,直接回了建功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竹香命人把许久不用的火炉子搬了出来,为嫣凝驱体寒。因为她腹中有孩子,故下人只是为她熬了姜汤驱寒。亏的得福康安把她护得结实,才没有染了风寒。
看着竹香及其他下人为自己忙来忙去,嫣凝那颗悬浮不定的心,也安了下来。
牡丹堂的花在雨中飘摇着,无风做『乱』,花束也立的挺直。春日多雨,天放晴后,青石板上总是落了红绿碎瓣。落在眼眸中,惹人愁思。
老夫人隔窗而观那些与雨珠相抗的顽强花朵,雨下了好几个时辰,一些娇弱的花已经碎了一地。
她对李嬷嬷叹道,“那些束着不肯落下的花,倒像极了夫人!”
李嬷嬷附和着,“是啊!夫人看似娇弱,面对这许多的计谋棋局仍能心态宁和。”
当初她瞧不惯嫣凝,是因老夫人瞧不惯。但如今见老夫人已然接纳嫣凝,更事事倚重于她,李嬷嬷心中对嫣凝也改观起来。
福康安的靴子踏在石青板上,踩烂了落在上面的碎花瓣,而他靴子上的花泥尽数踏在了老夫人的绒毯上。
老夫人拉过要行礼的他,让他坐在自己身侧,仔细的瞧着他。这两个月远比金川三年之行要久得令她担忧,许是心境不同往日了,她倒怕福康安离开京城,怕福康安如傅恒般病死军中,怕那些未来得及告知傅恒的话也来不及告知福康安。
福康安也回看着老夫人,寻常发髻只用银扁方挽着,未着其他发饰。素净之下,老夫人愁绪的面容更加突显,眼眸中的泪珠竟快要溢出来了。
他不解自己的额娘如今见自己归来为何与往昔有天地的差别,他用手拭去老夫人溢出眸眶的泪水,笑道:“额娘的样子像极了受了嫣凝欺凌,看来儿子要好好的训斥她一番了。”
明知福康安说的是违心话,老夫人也被逗得一乐,同他笑道:“你若忍心,额娘便助你一臂之力!”
福康安微微垂首,“望额娘不论何事都助儿子一臂之力!”
老夫人的笑意顿住了,她又岂会不知皇上招福康安回京的缘由。可皇上所做,亦是她心中所求,却并非福康安所求。
她沉思了一会,看向福康安流转着期盼的眸子,“李嬷嬷,去取了我的牡丹玉簪来!”
李嬷嬷福身,然后去取了一个锦盒,置于老夫人与福康安之间的短腿案几上。
福康安不解的打开了锦盒,明黄『色』的丝绸底布裹着一支断裂的玉钗,雕刻有牡丹花的那一端与下面细长的钗身分离。
老夫人闭上了双眸,双唇有些苦涩的张开,“拿去用银镶好了,戴于嫣凝发髻上!”
她挥手令福康安离去,待她再睁开双眸时,从窗棂处看到的只是福康安隐于院门处的一隅缟素袍子。
福康安从牡丹堂回来时,嫣凝正慵懒的靠在软枕上。他坐在床榻上,瞧着出神的她,半湿的云鬘散下来,整个人添了一层云雾缭绕之气。
福康安手轻轻握住了她受伤的手,问道,“在想什么?”
当手被人握住时,嫣凝才缓过神,乌黑的眸子转动了一下。“我在想,咱们孩儿的身体一定比我要好上许多倍!”
福康安闻言,手从嫣凝手上移开,轻轻的拂过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他眼眸中渐渐有了笑意,“我福康安的孩子不是护国武将,也定是女中豪杰!”
想到历史上的福康安正值壮年病死军中,嫣凝的心像是被刀割了一下。她握住福康安的手,“我们带着孩子们寻一处乡野田间,从此不问世事好么?”
明知福康安不会答应,她还是怀着一丝希翼问了一遍。她宁愿放弃和第的天香庭院,为何他不能舍弃这高官厚禄,不能舍弃那沙场征战的劳苦,为何不能舍弃宫中的层层阴谋。
喜欢清穿之嫣凝传请大家收藏:清穿之嫣凝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